預售屋一定要客變嗎?
遇過許多購買預售屋的客戶,認為我的格局沒有要更動很多,
加上網路資訊發達不斷的分享,或是群組間的討論等等多重的聲音,
甚至是維持原有格局僅做些微的變更,認知上覺得都可以自行作變更,為什麼還需要找設計師客變?
如同購買冷氣,也是要具有專業做空間評估,並不像選購一般家電,挑選的不是只有品牌效能,
更牽扯的施作的安裝的專業及費用,如果忽略了工程的實務性,
取代的就是冷氣不涼,管線漏水,甚至無法配合裝修介面而破壞的整體美觀等等,在價格的背後都被忽略了!
伴隨著建商的物件不斷在汰舊換新的建構與設備內容,這些都與設計裝修息息相關的;
實務性的插座、弱電、冷氣,甚至這幾年開始,
增加室內空氣循環的熱交換機、天花板型的除濕機、外陽台的烘乾機….等細小需求,
有尺寸有空間的考量、這些都是需要溝通,才有辦法規畫出理想的管線,避免掉無法安裝的窘境。
而魔鬼就在細節裡,並不單純的眼前一張平面圖紙,而是未來的居住藍圖。
達譽一直以來,想帶給大家的觀念就是,在客變階段動線的配置搭配到未來裝修的完整不外乎就是在讓生活更加分,
不應該是再屈就隔局生活,現今的房價也居高不下,買房的花費畢竟不斐,能在預售屋階段就做了調整,
在日後成屋的裝修節省的費用,當然不容小覷,畢竟是要天天生活其中的,未來的藍圖就是建構在每個細節。
與建商溝通,重要嗎?
曾遇過銷售時期告知消費者,都可以照你想的內容作變更,但真正要變更時,卻被告知不可變更。
雖然建案的建商都會給予客變內容須知,列舉出大項,
但實際上格局中可以變更那些不能變更,還是都要透過設計師一一細問,
畢竟建商的考量在於整體的結構,而設計師在依照實際變更內容作調整規劃。
達譽設計團隊這些年來也客變過數多個建案,
每個建商要求的、在意的可變更規劃的地方都不盡相同。與建商溝通也是重點之一,
常常有客戶很可愛的說:「他們說的我們不大懂,但是感覺又好像很重要。」
領導客戶與建商的溝通橋樑,是可以讓整個設計更趨近客戶想達成的理想空間。
平面規劃重要嗎?
買預售屋,最直接的疑慮考量就是不像新成屋,可以直接體驗到空間的大小,
建商在銷售的時候往往就只有格局配置的圖面,建築模型、亦或是三D空間模擬,也有的是樣品屋;
告知內部的使用建材、電器設備、衛浴設備,比照模擬但卻都不是實際空間,畢竟格局配置兩房、三房不等;
樣品屋也會依照現場比例好看偶爾會壓縮或拉長,許多尺寸是與實際尺寸不符合,
遇過客戶客變階段時期購屋的,最後走進新成屋的感想:「怎麼這麼小!」
因為空間不符合實際使用,最後拋售的大有人在,有很多的隱藏的尺寸是被忽略的。
動線規劃重要嗎?
最常聽到設計師談及動線距離,在討論的過程中,往往不離尺寸,每個尺寸都有著理想距離,跟最低可使用的距離。
甚至影響到的是家具尺寸的動線,當家具擺放下去,面臨的可使用尺寸,往往很多客戶會很多疑慮:「怎麼會這樣?」
買房的認知,不僅在於一開始的選購,在完成品的空間,更為重要,良好的居住環境,
不外乎是尺寸距離讓人感到舒適又能達到理想需求,再來談及空間風格的營造。
而平面配置圖面就是確保在未來,空間的實際尺寸與使用空間上落差的最佳保障。
預售屋客變案例:
台中 惠宇敦北 原建商格局圖
台中 惠宇敦北 變更後平面配置圖
隔局的變更以維持四房設計,更希望增加空間的通透感,其中一臥室以多功能房設計;
可推開兩端的推拉門讓餐廳活動區變大,小朋友有更大的活動空間。
當隔間拉門拉起,房間的空間比起原隔局更大;
對廚房的需求,希望在多人使用下都可以有作業平台,
重視廚房使用的方便度,原本一字型的廚具工作檯面不夠使用;
運用轉角空間變更為L型廚具讓工作臺變大,也增加收納。
伴隨著喜愛下廚的時代,這些年對廚具的使用往往更加重視,
廚具的變更上,也遇過客戶因為不喜好原建商配置的動線規格,
自行退掉,亦或是自立己聯繫建商廚具廠商作變更。
實際上,現在的建案多為開放式廚房,往往一個冰箱一個瓦斯爐的位置擺放就牽引整個客餐廳的動線,
放了冰箱後陽台不好進,或是放完了廚具沒有電器收納櫃的位置,再者餐廚區動線不良,最後僅能屈就作使用。
達譽設計要說的是?
很多客戶常說:「奇怪收納變多了,但空間還變大!」,因為設計師對空間的切割妥善運用,
巧思在空間中,換個方向或切換格局,所有疑慮都有所破解,這就是找設計師的意義所在。
達譽一直以來都是以「人」的出發點動線規劃,而不是以物體擺放做規劃;
一個理想的空間,不外乎就是符合人的使用習慣有著理想的動線。
模擬在空間中的使用方便性跟實用性是達譽不斷在深化的,
不管是在收納、分類、整體空間的營造結合裝修統整出屬於客戶量身訂做的,能讓人找到歸屬感的空間。
也遇過省預算,屈就符合預算的空間規劃作工程,但呈現出來的作品往往都差強人意,
設計師的作品原動力是會告知客戶,在做規劃的過程中是認真思索每個客戶的需求跟喜好,
出來的效果跟美感真的是無法取代的。